close

以下新聞來源為yahoo新聞網

 

 

天氣忽冷忽熱 幼童腸胃炎多2

天氣忽冷忽熱,家長要多留意小朋友健康,醫師發現最近感染沙門式桿菌胃炎的小朋友比去年多兩成!小朋友如果出現怕冷、嘔吐、絞痛等狀況要馬上就醫。

  小兒科裡,等待看病的小朋友排排坐,很多都是感染腸胃炎。彭先生的小孩已經病了一個禮拜,哭紅的眼睛看了讓人好心疼。春神來到,天氣忽冷忽熱,罹患腸胃炎的幼童越來越多,尤其是原本夏天才活動的沙門式桿菌提早作祟,感染的小朋友比去年暴增兩到三成!

  六個月到三歲的幼童最容易被感染,嚴重的話會危急小朋友的生命,沙門式桿菌腸胃炎的病徵跟感冒又很相似,千萬不能輕忽。病從口入,醫師發現大部分的病例是家長手沒洗乾淨,把病菌送進孩子嘴裡。醫師呼籲家長處理食物要小心,盡量不要帶小孩到公共場所,避免被感染的機會。(記者吳青穎、彭志華報導)

高市/入春之際幼兒腸胃炎增兩成 父母應預防輪狀病毒

更新日期:2009/04/03 20:59 記者孫銘鍾/高市報導

根據正薪醫院統計,98年春節後五周,兩歲以下嬰幼兒急性腸胃炎增加2成,顯示進入春季,幼童的腸胃道健康飽受威脅;年前因輪狀病毒感染,讓自己的兒子在鬼門關前走一遭的郭媽媽,心有餘悸說,兒子突然從玩具車跌落地上,瞬間全身抽搐、兩眼上吊,怎麼喊都沒回應。

回想這場輪狀病毒噩夢的郭媽媽表示,大兒子開始上吐下瀉的前兩天,曾到醫院就診,醫生囑咐多留意電解質補充便可,卻在病發的第三天,小朋友出現全身抽搐、兩眼上吊的狀況,身為護理人員的郭媽媽除了幫他進行CPR外也不知如何是好。

緊急送醫後透過糞便檢查發現,是臨床上少見的輪狀病毒侵犯中樞神經系統,因為輪狀病毒,郭媽媽的寶貝兒子在加護病房住了三天後才脫離險境轉至普通病房,因受病毒感染,每天必須承受2030次的水瀉,為避免嚴重脫水,點滴一瓶接著一瓶的換,整隻小手臂共扎了15針。

正薪醫院楊慧姝主任表示,台灣發生輪狀病毒感染至中樞神經系統合併症的機率為5.4%,高於美、德等國,甚至是日本的兩倍。但由於輪狀病毒尚無有效之抗病毒藥物可治療,抽搐症狀臨床上只能投予藥物和監控幼童之腦波及病程,讓病童的抽搐情形自行緩解。

楊慧姝說,侵犯腸胃道病毒主要為輪狀病毒諾羅病毒,其中有併發重症危險的輪狀病毒對嬰幼兒的傷害力較強,是兩歲以下嬰幼兒最常見的腸胃殺手。

楊慧姝並表示,目前臨床上最有效之預防方式,是及早接種口服輪狀病毒疫苗,口服二劑輪狀病毒疫苗已為歐盟、美國FDA核准上市,台灣也已上市兩年,該疫苗自幼兒六周起即可接種,兩劑間相隔至少四周,以便獲得較完整之抗體保護,楊慧姝並呼籲家長務必提高警覺,及早預防。

心有餘悸的郭媽媽表示,當初是因自己本身先得到急性腸胃炎,雖然已戴口罩並勤洗手,仍不小心傳染給小朋友;在兒子剛進加護病房接獲病危通知時,讓她情緒潰堤,因不了解輪狀病毒的嚴重性,也不知道有疫苗可預防,讓自己兒子飽受病毒折磨,她現在不禁大嘆後悔莫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ppyLand 的頭像
    HappyLand

    Happyland快樂嬰幼兒園

    Happy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